目前我国儿童近视呈现发病早、进展快、高度近视比例逐渐增加的趋势。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日前发布的《近视防治指南》,中央新闻频道疾呼“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分档管理并制定相应干预措施,做好近视预防。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当前我国近视比例为:
小学生近视比例为45.7%!
初中生近视比例为74.4%!
高中生近视比例为83.3%!
大学生近视比例则高达87.7%!
家长需要知道的是,真性近视一旦形成,是不可逆的。近几年的流行病研究调查更是发现近视性视网膜病变已成为我国不可逆性致盲眼病的主要原因。因此,青少年近视防控是全社会应该重视的问题。
而屈光发育档案的建立,不仅可以使家长及时充分地了解孩子的屈光状态,医师也可以根据屈光档案记录,个性化捕捉预防近视的有效时间点,及时提供预防近视的措施和屈光矫正手段,从而遏制我国近视低龄化、高度化的发展趋势。
建立屈光发育档案的好处?
1.对于存在眼病(如单眼斜视、先天性白内障、上睑下垂等疾病)、较高度数屈光不正、屈光参差的儿童及早发现,避免弱视的发生;
2.对于已经发生近视的青少年儿童,采取针对性的科学矫正方案, 减缓近视进展,从而避免发展为高度近视,减少近视并发症的发生。
3.对于远视储备较小,正视化过程进展较快、家族有高度近视遗传倾向等近视高危儿童及时发出预警,给予相应干预措施,并定期随访,重点进行近视预防。
对近视防治起到“防患于未然”的有效作用,这才是建立屈光发育档案的最主要作用。
几岁开始着手建立屈光发育档案
近视预防期:新生儿6个月左右就应该做一次屈光眼位筛查。
近视潜伏期:儿童3岁开始,就能配合大部分检检查,可以开始为孩子建立屈光发展档案。
近视高发期:6岁学龄儿童,因为学习环境的改变,是假性近视和真性近视的高发年龄,家长要多重视孩子的屈光状态。
近视发展快速期:10-13岁是近视发展的快速期,通过屈光档案发现有近视快速发展需要及时通过近视防控手段干预,避免形成高度近视。
屈光档案检查什么?
屈光发育档案是儿童近视发生发展有效的检测工具,全面、标准、可靠地建立档案,可以为孩子的眼健康保驾护航。
总结:
1.建立儿童屈光发育档案是近视的监控机制,能提前发现近视的苗头。
2.建立儿童屈光发育档案包括:身高、定期睫状肌麻痹验光、测量眼轴、眼压、角膜曲率。
3.建议3岁开始,每半年做一次检查记录,保留好全部资料,方便及时作出防治措施。
扫码关注公众号|获更多科普信息